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关键词】梁启超 报刊功能观 传播舆论观 传播技巧 传播关系观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办报活动不但对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为我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提出的不少新闻传播理念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 梁启超的报刊功能观以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1、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功能观
梁启超认为:首先,报刊可以&ldqu;去塞求通&rdqu;。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他指出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ldqu;通&rdqu;,即&ldqu;战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上下、内外不通则国必不能强……&rdqu;。①这是说,报馆是沟通内外、沟通上下的主要途径,报刊可以使民众参与政事,从而使国家强大。
其次,报刊有&ldqu;耳目喉舌&rdqu;作用,即&ldqu;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rdqu;。从这看出,梁启超认识到应充分运用报刊&ldqu;耳目喉舌&rdqu;的作用,使报纸成为沟通上下的工具。
2、戊戌变法之后的报刊功能观
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认为:&ldqu;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者。&rdqu;他认为,报馆与政府有着平等地位。②由此,可看出他把报刊的功能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在1902年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梁启超也提出报馆的两大功能。即&ldqu;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rdqu;即报馆的职能为:一是监督政府,即政府有重大权力,为免其滥用权力,必须要对其进行监督。二是向导国民,即报馆有引导人民追求真理、追求先进事物的作用,有向导国民作用。
3、辛亥革命后的报刊功能观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提出&ldqu;司法独立&rdqu;和&ldqu;言论自由&rdqu;的观点。在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之后,梁启超逐渐认识到报馆应是一个自由独立发展的事业。但从当时中国新闻事业所处的环境来看,报馆的创办也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因此,在当时中国,报馆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由独立发展的事业。
4、梁启超的报刊功能观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早已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无论是梁启超那个时代仅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和宣传工具的报刊,还是如今随处可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报刊,都是把报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来实现传播者的传播目的的。正如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学者马歇尔&iddt;麦克卢汉所提出的&ldqu;媒介即人的延伸&rdqu;所说的那样,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相当于人的各个器官的延伸,即人的耳目喉舌的延伸,能传达出传播者的思想意图。同时,如今的报刊功能不仅继承了梁启超的&ldqu;去塞求通&rdqu;、&ldqu;耳目喉舌&rdqu;、&ldqu;监督政府&rdqu;、&ldqu;向导国民&rdqu;等观念,还衍生出了如提供各种信息、进行科教、提供娱乐、促进消费等多种新的功能。
二、梁启超的传播舆论观以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