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与《水浒传》部分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施耐庵是14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批判资本主义世界的文明,施耐庵的代表作《水浒传》揭露中国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两部作品表现的主题完全不同,两位伟大的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分别代表着西方与东方迥然不同的创作倾向与风格。仅就此而论,两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都没有可比之处。然而,我们把《红字》与《水浒传》对照起来读,就会发现:前者的女主人公、男主人公和后者描写的一些女性、男性形象,有许多可比之处。通过对比,我们更能清楚地发现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倾向,更能深入理解两部作品包含的一些思想意义。
一、海丝特与潘金莲不幸婚姻的比较
简单说来,《红字》讲述了女主人公海丝特一生的事迹,勾勒出她走过的一条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她与丈夫没有爱情,跟别人有了孩子,又拒绝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依据新英格兰宗教风尚与法律,她被判刑,并按有关规定,必须在胸前挂起红字,以示她偷了汉子。任何人也难以想象:一切打击、迫本文由论文联盟.Ll.收集整理害,反而激发出她闯出一条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与力量。
《红字》对海丝特的外貌刻画得非常生动:&ldqu;那年轻妇女身材硕长,体态优美之极。她头上乌黑的浓发光彩夺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面孔不仅皮肤滋润、五官端正,而且还有一对鲜明的眉毛和一双漆黑的深目,十分楚楚动人。&rdqu;主人公如此青春焕发、光彩照人,理应嫁给一个才貌双全的小伙子、彼此结成美满的婚姻,一生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她所嫁的齐灵窝斯,面貌丑陋、身材畸形。此人是个书虫,他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主要耗尽在图书馆内,却把海丝特丢到一边。夫妻关系极度不和谐,彼此之间不能建立真正的爱情。作者描写这桩畸形的婚姻,客观上提醒读者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什么样的主客观因素,使海丝特不能嫁到如意君郎?齐灵窝斯为什么可以毁掉她花一样的年华?海丝特为什么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自主?这种不道德的婚姻为什么要落在一个女人的头上?资产阶级所提倡的自由、博爱到底是什么货色?由此,我们可以对照《水浒传》所描写的潘金莲与武大郎的婚姻。该书交待:潘金莲&ldqu;眉似初春柳叶&rdqu;,&ldqu;脸如三月桃花&rdqu;。她和海丝特一样楚楚动人。她的婚姻也和海丝特一样不幸:她是清和县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那个大户要缠她,是因为她&ldqu;颇有一些颜色&rdqu;。有些颜色就受到欺辱,这是由女子卑贱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是由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同样,美丽的海丝特也是被欺辱者,她的社会地位也不比潘金莲好多少,当时美国的婚姻制度也是压迫妇女的。该书交待:潘金莲&ldqu;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rdqu;她维护自己的做人权力,有着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然而,她的正当防卫和合理愿望带来的结果是:&ldqu;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rdqu;大户的报复行为,把她推向苦难深渊。由此,我们准确推断:海丝特嫁给齐灵窝斯,也是被迫无奈的,像潘金莲的命运掌握在大户手里一样,她的命运也不被自己所掌握,或被当时的社会制度所操控,或被别人所操控。该书交待:潘金莲所嫁的武大:&ldqu;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rdqu;武大从外貌到生理,都属于残疾人。潘金莲嫁给这样的人,如何能获得爱情?如何能生活得幸福美满?同样,《红字》描写海丝特嫁给残疾人齐灵窝斯,正是借此让读者思考:海丝特如何能获得爱情?如何能生活得幸福美满?更让读者思考,这到底是谁之罪?
对比海丝特与齐灵窝斯、潘金莲与武大这两桩畸形的婚姻,的确能引起我们的诸多思考。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