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面对越来越繁荣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很多集装箱运输公司产生了一系列因没有足够运力而导致的集装箱货物滞留、延迟的问题.这(略)输车队以及代理商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另外对于码头堆场来说,无法运出的集装箱无疑会占用新进集装箱的箱位,占用堆场空间,这样不利于集装箱码头的顺畅作业.但是,集装箱拖车的需求量只有班轮公司本身最清楚,只有通过对班轮公司的到港集装箱运输量进行研(略)车的具体需求量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本文首先利用排队理论对ZH公司到港集装箱的运输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集装箱到达的概率分布、拖(略)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出ZH公司到港集装箱运输排队系统的相关指标.其次,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ZH公司的签约物流公司M进行评价,确定其公司的签约资格.最后通过对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敏感性分(略)响运输效率的敏感性因素,得出ZH公司还应增加拖车的结论.利用这一结论结合新加盟的M公司进行系统模型优化,确定可行方案.同时,给出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的建议.
Facing the booming container(omitted)ation business, a lot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produced a series problems by the reason of have not enough capacity to operate, that woul(omitted)e goods. Undoubtedly, it's a Significant loss for shippers, transport fleet and agent(omitted) the Container Yard, the containers which can not shipped on time will occupy t(omitted)om the news, that would (omitted)y the Container Yard's space. It will against the smooth operation. But just the liner companies... 目录: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防城港集装箱码头概况及ZH 公司现状分析 | 第15-27页 | ·防城港集装箱码头概况 | 第15-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资源禀赋 | 第15-16页 | ·企业发展环境 | 第16页 | ·码头建设 | 第16-17页 | ·ZH 公司概述与业务 | 第17-20页 | ·ZH 公司概述 | 第17-18页 | ·ZH 公司业务分析 | 第18-20页 | ·ZH 公司在防城港的集装箱陆运作业现状分析 | 第20-25页 | ·ZH 公司集装箱运输现状的优势 | 第20-22页 | ·ZH 公司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ZH 公司集装箱运输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3-24页 | ·研究ZH 公司集装箱拖车需求量的意义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ZH 公司到港集装箱运输服务排队系统研究 | 第27-47页 | ·排队系统结构 | 第27-32页 | ·排队系统研究的问题 | 第27-28页 | ·排队模型结构 | 第28-30页 | ·排队系统性能指标 | 第30-31页 | ·批量到达的多服务台排队模型 | 第31-32页 | ·ZH 公司到港集装箱运输服务排队系统分析 | 第32-3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2-33页 | ·集装箱超期堆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排队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排队模型中重要参数的获取及分布检验 | 第38-44页 | ·每批待运集装箱箱量ξ的数据分布与检验 | 第38-42页 | ·驳船到达速率λ的分布与检验 | 第42页 | ·拖车平均服务率μ的分布与检验 | 第42-44页 | ·到港集装箱等待时间统计分析 | 第44页 | ·ZH 公司到港集装箱运输排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ZH 公司选择物流公司的评价方法与决策 | 第47-53页 | ·物流公司选择的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稳定性 | 第47页 | ·安全性 | 第47页 | ·柔性 | 第47-48页 | ·管理水平 | 第48页 |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分析准备签约的M 公司 | 第48-51页 | ·构建层次结构 | 第48-49页 | ·FAHP 相关理论与计算步骤 | 第49-50页 | ·评价物流公司M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5 系统的敏感性分析与优化 | 第53-59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3页 | ·ZH 公司到港集装箱运输排队系统各指标敏感性分析 | 第53-54页 | ·找出敏感性因素因素 | 第53-54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4页 | ·系统优化 | 第54-55页 | ·关于ZH 公司集装箱港口服务的建议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