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观察总结其临床疗效.希望探索出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略)常规或最优方案.方法:对180例共232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分别施行闭合复位,C臂透视下,经皮椎弓根椎体灌注PMMA骨水泥,使椎体恢复一定高度和硬度,术前中药通下攻瘀通便,术后行补肾壮骨治疗,通过对患者疼通缓解程度,卧床时间,椎体恢复高度,再骨折发生率(略)根据临床症状评价标准作出评定.
结果:180例患者(略)畅时间2天,232个椎体行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失血,手术时间约30-40分钟,术后未发现脊髓、神经根等损伤,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16.3%,疼通缓解程度按Denis分级评估,优良率91.6%.术后卧床时间1天.椎体高度恢复平均(略)折发生率,2例发生于住院期间,6例半年内因外伤再度致脊柱复发骨折,再骨折发生率4.4%.
结论:利用中医早期通下攻瘀,中后期补肾壮骨法,结合西医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有独特而明显的疗效.
OBJECTIVE: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omitted)with senile o(omitted)c vertebral fracture, and observe the sum of its(omitted)efficacy. Hope explores a kind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omitted)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of compressibility routine or the best plan.
Methods:Total of 180 cases of 232 osteoporotic vertebral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compressed respectively closed reset, (omitted)roscopy, percutaneous pedicle vertebral perfusion PMMA bone ... 目录: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理论研究 | 第10-29页 | ·中国古代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记载 | 第10页 | ·病名的渊源及古人记载 | 第10页 |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概述 | 第11页 | ·定义 | 第11页 | ·分类 | 第11页 | ·分型 | 第11页 | ·发病机理 | 第11-19页 | ·骨吸收与骨生成的平衡与失平衡 | 第11-13页 | ·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 | 第13-14页 | ·骨形成减少 | 第14页 | ·遗传基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14-17页 | ·其他基因 | 第17-18页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IGFs)对骨代谢的调节及其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18页 | ·男性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 | 第18-19页 | ·临床表现 | 第19-20页 | ·诊断 | 第20-21页 | ·物理诊断 | 第20页 | ·骨形态计量学方法 | 第20页 | ·生化诊断 | 第20-21页 | ·预防与治疗 | 第21-26页 | ·近代医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 | 第26-27页 | ·椎体成形术的历史改革 | 第27-29页 | 第2章 临床研究 | 第29-32页 | ·病例选择 | 第29页 | ·病例 | 第29页 | ·病例诊断标准 | 第29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9页 | ·临床资料 | 第29-30页 | ·一般资料 | 第29页 | ·临床表现 | 第29-30页 | ·治疗方法 | 第30-31页 | ·通便 | 第30页 | ·手术方法 | 第30页 | ·术后处理 | 第30页 | ·中医药治疗 | 第30-31页 |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 第31-32页 | 第3章 讨论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