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略)遂成一时鼎沸的话题.在落实过程中,(略)毁誉参半,这其中(略)层面的原因,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置于社会政策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本研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如何从宏观视角理解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的复杂性,以及如何从微观行动增强学校层面教师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教师绩效评价“从何而来”、“因何而来”、“现在何处”、“面向何方”、“如何到达”等核心议题进(略)
“从何而来”描述了教师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展.正式的教师绩效评价近三十年方才成型,它在不同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重点.英国的教师绩效评价经历了从奖惩性教师评价到发展性教师评价,然后过渡到PRP评价,再到目前的教师绩效管理;美国的教师绩效评价是围绕着教学专业化和绩效工资改革两个重点展开的;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价则经历了初建时期、重建时期、制度化时期、新发展时期等不同阶段.国内外的教师绩效评价都镶嵌在自身社会背景之中,回应政治、经济、文化变更的要求.
“因何而来”揭示了影响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的思潮.在英国和美国,新自由主义主(略)评价的建立和变革.撒切...
Enforcing the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olicy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nationwide in Ch(omitted)009, has apparently aroused a heated publ(omit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s as much praised as blamed, partly in relation to the school's operatio(omitted), partly to the broadly social systematical condi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se two core issues, one(omitted)tter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comp(omitted)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olicy from macroscopic social s... 目录: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4-34页 | ·研究缘起 | 第14-18页 | ·文献述评 | 第18-31页 | ·研究设计 | 第31-34页 | 第1章 从何而来:教师绩效评价的流变 | 第34-54页 | 第1节 英国、美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展 | 第34-46页 | ·英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历史 | 第35-39页 | ·美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历史 | 第39-46页 | 第2节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展 | 第46-54页 | ·初建时期(1949-1966) | 第46-47页 | ·重建时期(1978-1986) | 第47-48页 | ·制度化时期(1987-1998) | 第48页 | ·新发展时期(1999-至今) | 第48-50页 | ·对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发展的述评 | 第50-54页 | 第2章 因何而来:教师绩效评价的政策分析 | 第54-100页 | 第1节 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英、美教师绩效评价 | 第54-67页 | ·何为新自由主义 | 第54-57页 | ·新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 | 第57-60页 | ·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教师绩效评价 | 第60-67页 | 第2节 全能主义视角下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价 | 第67-82页 | ·全能主义:改革的起点及政策影响 | 第67-71页 | ·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环境分析 | 第71-81页 | ·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环境路线图的厘清 | 第81-82页 | 第3节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政策复杂性的分析框架 | 第82-100页 | ·政党-国家 | 第83-87页 | ·新自由主义 | 第87-89页 | ·萌发中的公民社会 | 第89-92页 | ·新公共管理 | 第92-94页 | ·该框架的学理依据 | 第94-97页 | ·悖论中的教师绩效评价政策 | 第97-100页 | 第3章 现在何处:当前教师绩效评价的实践模式及反思 | 第100-121页 | 第1节 两种取向的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模式 | 第100-114页 | ·对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模式的划分 | 第100-102页 | ·专业标准取向:以英、美为例 | 第102-110页 | ·行政管理取向: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 第110-114页 | 第2节 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模式的启示与反思 | 第114-121页 | ·两种实践模式的启示 | 第114-116页 | ·夯实知识基础 | 第116-118页 | ·规范评价过程 | 第118-119页 | ·精细技术策略 | 第119-121页 | 第4章 教师绩效评价的知识基础 | 第121-150页 | 第1节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理论 | 第121-134页 | ·有关绩效的研究 | 第121-126页 | ·绩效考核 | 第126-129页 | ·绩效管理 | 第129-132页 | ·管理学绩效理论对教师绩效评价的启示 | 第132-134页 | 第2节 与教师绩效评价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知识 | 第134-142页 | ·对教师工作复杂性的理解 | 第134-137页 | ·有效教学研究 | 第137-139页 | ·对教师绩效的研究 | 第139-140页 | ·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 | 第140-142页 | 第3节 其他领域的借鉴:以医疗工作者绩效评价为参照 | 第142-150页 | ·整合组织战略和个人绩效评价 | 第143-145页 | ·完整的管理流程 | 第145-146页 | ·岗位分析 | 第146-147页 |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第147-148页 | ·医疗工作者绩效评价对教师绩效评价的启示 | 第148-150页 | 第5章 面向何方:平衡的教师绩效管理过程模型 | 第150-175页 | 第1节 平衡的教师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150-161页 | ·评价目的:多重而恰当 | 第150-153页 | ·评价主体:多元而深度 | 第153-156页 | ·评价过程:完整而简约 | 第156-158页 | ·评价技术:开放而可行 | 第158-159页 | ·评价标准:专业而切己 | 第159-161页 | 第2节 教师绩效管理过程模型的构建 | 第161-175页 | ·过程模型何以可能 | 第161-164页 | ·绩效计划 | 第164-167页 | ·过程控制 | 第167-170页 | ·考核改进 | 第170-175页 | 第6章 教师绩效管理过程模型的关键策略 | 第175-220页 | 第1节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 第175-184页 | ·学校发展规划:何为与为何 | 第176-177页 |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和流程 | 第177-180页 |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工具:SWOT分析 | 第180-182页 | ·如何将教师绩效评价与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 | 第182-184页 | 第2节 如何开发评价标准 | 第184-200页 | ·教师绩效评价标准 | 第184-188页 | ·泰勒模式的改造:择取教师绩效指标 | 第188-193页 | ·目标分解法:从学校发展规划到教师绩效指标 | 第193-198页 | ·制定绩效标准 | 第198-200页 | 第3节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 第200-214页 | ·课堂观察之于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 第200-202页 | ·课程观察的程序 | 第202-208页 | ·课堂观察的框架 | 第208-209页 | ·观察点的确定和量表的开发 | 第209-214页 | 第4节 如何改进教师的绩效 | 第214-220页 | ·教师绩效改进的指导思想 | 第214-215页 | ·基本流程 | 第215-216页 | ·正确归因 | 第216-218页 | ·制定改进方案 | 第218-220页 | 结语 | 第220-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235页 | 后记 | 第235-23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