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及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面对劳动争议案件数(略)现(略)诉讼解决机制逐渐呈现出其不足之处.法律规定的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方式还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后,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方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足各种非诉讼解决方式之间还未真正形成一个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程序衔接的有(略)大部分的劳动争议案件流入到仲裁机构和法院,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堪重负.因此,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分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入手,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借鉴国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探寻完善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有效方法(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对劳动争议非诉解决机制研究状况.第二章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概述.主要研究了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概念、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价值和优势.第三章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略)讨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非诉讼...
Along with the profound change (omitted)structure, economic system, benefit pattern, and the quicken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forms of employment and(omitted) of distribution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diverse. At the same(omitted)putes from the parties of labor relations (omitted)ly increase. To solve the increasing labor dispute cases, the existing mechanism of the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non-litigation gradua(omitted)d its shortcomings. The law of labor dispu... 目录: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概述 | 第15-22页 | ·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概念 | 第15-16页 | ·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18页 | ·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优势 | 第18-21页 | ·对诉讼制度的辅助意义 | 第18-19页 |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 第19-20页 | ·节约司法资源和社会成本 | 第20页 | ·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现状 | 第22-36页 | ·我国法律关于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规定 | 第22-25页 | ·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 | 第23页 | ·劳动争议的调解解决 | 第23-25页 | ·劳动争议的仲裁解决 | 第25页 | ·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协商机制失灵 | 第25-26页 | ·调解功能弱化 | 第26-29页 | ·劳动仲裁制度不完善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 | 第29-32页 | ·非诉讼解决方式之间衔接不顺畅 | 第32-33页 | ·非诉讼解决方式与诉讼方式衔接不顺畅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36-45页 | ·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方式各程序的完善 | 第36-41页 | ·协商制度的完善 | 第36-38页 | ·调解制度的完善 | 第38-40页 | ·仲裁制度的完善 | 第40-41页 | ·促进非诉讼解决方式之间衔接 | 第41-43页 | ·完善非诉讼解决方式与诉讼方式之间的衔接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