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民对养老保(略)强烈,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发展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由此也成为了理论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本身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以及实施中的种种困难,其发展步履维艰.而以(略)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以来,农民参保人数和参保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制度绩效明显提高.但是新农保只是在部分地区的试点,整体来讲覆盖面仍较窄,还存在着筹资标准和结构不合理、保值增值能力差、养老保障水平偏低、监(略)一步健全和完善等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基金运作机制问题.因此,优化新农保基金运作机制,实现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运用(略)ELES模型、精算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委托代理模型、投资组合模型以及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新农保基金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提出新农保基金运作机制的内涵,分析了运作机制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次,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基金运作机制进行分析,从中获得了不少有益启示.最后,对新农保的筹资机制(略)给付机制和监管机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
With the population aging has be(omitted)asingly prominent, farmers have the increasingly strong demand for pension security, rural pension issue has b(omitted)tter of the major social problem involv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whi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theor(omitted)kers.Because of inherent de(omitted)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the system for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pens(omitted)nce was very difficult in its development. Since the pilot for the new rural social p... 目录:表目录 | 第10-12页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中文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1 导论 | 第19-3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3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5-33页 |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范围 | 第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5-36页 | ·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37-51页 | ·有关概念界定 | 第37-40页 |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与养老保险基金 | 第37页 |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其基金 | 第37-3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其基金 | 第38-3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 | 第39-4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第40-4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构成 | 第40-4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四位一体”运作机制的相互关系 | 第44-4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45-51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45-47页 | ·风险理论与保险精算 | 第47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47-4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8-49页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49页 | ·博弈论 | 第49-51页 | 3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及其启示 | 第51-68页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基金运作机制 | 第51-58页 | ·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基金运作机制 | 第51-57页 |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基金运作机制 | 第57-58页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归纳 | 第58-63页 | ·筹资机制 | 第58-59页 | ·运营机制 | 第59-61页 | ·给付机制 | 第61-62页 | ·监管机制 | 第62-63页 |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启示 | 第63-67页 | ·农保基金运作机制要符合本国国情 | 第63-64页 | ·筹资主体要多元化,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 第64-65页 | ·农保基金应实行市场化运营 | 第65页 | ·应强化农保基金监管 | 第65-66页 | ·制度的执行必须有法律保障 | 第66页 |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观,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直至实现全覆盖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分析 | 第68-96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析 | 第68-71页 | ·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优缺点 | 第68-70页 | ·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 第70-71页 | ·基本判断 | 第7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标准及其结构分析 | 第71-80页 | ·筹资主体、筹资标准和筹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4页 | ·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标准及其结构的分析 | 第74-79页 | ·基本评判 | 第79-80页 | ·科学适宜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构建 | 第80-90页 | ·科学适宜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基本内涵 | 第80页 | ·具体筹资标准及其结构的测算与确定 | 第80-9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保障措施 | 第90-94页 | ·科学划分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区域 | 第90-93页 | ·鼓励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 | 第93-94页 |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 第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制分析 | 第96-11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96-9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基本情况 | 第96-97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存在的问题 | 第97-9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及其选择 | 第98-108页 | ·运营模式及其比较 | 第98-10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选择 | 第10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委托代理 | 第100-10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及其组合 | 第108-11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及其选择 | 第108-10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 | 第109-11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制的完善措施 | 第115-117页 | ·逐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市场化运营 | 第115页 | ·审慎选择投资工具,合理确定投资比例 | 第115-116页 | ·建立健全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体制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机制分析 | 第119-143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119-127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模式 | 第11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条件和发放方式 | 第119-12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 | 第120-12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25-127页 | ·个人账户给付精算分析 | 第127-136页 | ·给付系数的确定 | 第127-132页 | ·生存年金型的个人账户给付精算模型 | 第132-136页 | ·基础养老金账户待遇调整机制的构建 | 第136-141页 | ·生活保障水平的目标定位 | 第136-137页 | ·养老金调整指数模型分析 | 第137-140页 | ·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设计 | 第140-14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机制的保障措施 | 第141-142页 | ·拓宽基金运营渠道,加强基金有效监管,保障养老金的给付安全 | 第141页 | ·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实现个人账户与待遇调整相结合 | 第141-142页 | ·养老金的给付方式实现受益生存年金化 | 第142页 | ·小结 | 第142-143页 |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分析 | 第143-16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分析 | 第143-14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构成 | 第143-14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第145-14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构建 | 第148-149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监管机制分析 | 第149-15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监管分析 | 第149-15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监管分析 | 第150-15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监管机制分析 | 第151-16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监管的博弈分析 | 第152-155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风险监督模型构建 | 第155-159页 | ·监管程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市场的影响 | 第159-16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保障措施 | 第161-162页 |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规章制度,加强各环节的监管措施 | 第161页 | ·建立监督检查联席会议机制和公示举报制度 | 第161页 | ·加强基金监管能力建设 | 第161-162页 |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事会,加强风险监管 | 第162页 | ·小结 | 第162-164页 | 8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的建议 | 第164-170页 | ·研究结论 | 第164-166页 | ·进一步的建议 | 第166-170页 | ·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四个环节的协调统一 | 第167页 |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 | 第167页 | ·注意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的衔接 | 第167-168页 |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 | 第168-1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70-181页 | 附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181-188页 | 致谢 | 第188-1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第18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