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不可(略)代的重要物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危机不断加剧,水污染不断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世界范围内的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略)源危机日益突出,饮用水源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分布极不均衡,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社(略)展.文章对饮用水源保护立法进行探索和研究,期望能为饮用水源法制建构方面研究做出些许贡献.本文共有五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简要介绍选(略)内容;第一部分“我国饮用水源现状分析”,通过对世界和我国饮用水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强调饮用水源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国内外饮用水源保护的立法发展”对比了我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饮用水源立法发展状况,对国外较完善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做了详实的介绍,查找到了我国在饮用水源立法理念及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从(略);第三部分“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
Water is lif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ll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lifeline of huma(omitted)e.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omitted)development, human right of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ver-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led to worsening (omitted)is, water pollution continued to commit serious human living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drop.
China is a nat(omitted)tage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per capita is low, the distribution o... 目录: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1章 我国饮用水源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水资源与饮用水源概念辨析 | 第15页 | ·世界饮用水源概况 | 第15-16页 | ·我国饮用水源概况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内外饮用水源保护的立法发展 | 第18-28页 | ·我国饮用水源法律保障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有关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立法情况 | 第18-19页 | ·饮用水源保护主要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 第19-20页 | ·国外饮用水源法律保障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立法情况 | 第20-21页 |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 第21-28页 | ·流域管理制度 | 第21-23页 | ·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 第23-24页 | ·生态补偿机制 | 第24-25页 | ·应急预警机制 | 第25-26页 | ·公益诉讼制度 | 第26页 | ·法律责任设置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饮用水源保护立法体系 | 第28页 | ·饮用水源保护立法内容 | 第28-30页 | ·对农村饮用水保护不够重视 | 第28-29页 | ·对地下水水源保护不够重视 | 第29页 | ·对面源污染源防治不够重视 | 第29-30页 | ·饮用水源管理体制 | 第30-31页 | ·以行政区划为主的管理弊端 | 第30-31页 | ·管理部门过多的弊端 | 第31页 | ·生态补偿机制 | 第31页 | ·应急预警制度 | 第31-32页 | ·法律责任制度 | 第32-33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饮用水源法律保护思考 | 第33-44页 | ·实行流域统一管理 | 第33-35页 | ·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 | 第33页 | ·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完善流域法制化建设 | 第34-35页 | ·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 第35页 | ·设立流域管理机构 | 第35页 | ·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 第35-38页 | ·水源保护区划分 | 第35-36页 |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36页 | ·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 第36-37页 | ·完善饮用水源一体保护制度 | 第37-38页 | ·完善水资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38-39页 | ·加强饮用水源污染应急立法 | 第39-40页 | ·建立饮用水源污染处理应急机制 | 第40页 | ·建立饮用水供应保障应急制度 | 第40页 |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40-42页 | ·引进"公民诉讼"条款 | 第41页 | ·确立公众的环境诉讼参与权 | 第41页 | ·完善举证责任 | 第41-42页 | ·建立科学的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责任体系 | 第42-44页 | ·法律责任设置要科学 | 第42页 | ·法律责任要具有可操作性 | 第42页 | ·法律责任之间要协调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