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在改造与完善中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提高了电力配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将计算机通信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中,实现了电力系统配电技术的革新,使配电网实现以网络通信为特征的网络化实时控制功能,保证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实现了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因此,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中,有着强大而突出的技术优势,对于配电网的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就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技术;FB技术;光纤通信网;配电网;应用
论文联盟.Ll.
作者简介:魏辉(1977-),男,湖南醴陵人,硕士,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电气;刘祖鹏(198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通信技术;王磊(1978-),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市镇平县电业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
1 计算机通讯技术概述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结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融合的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内,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简单来说,所谓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通信,是一个在计算机之间或者是在计算机与其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交换的过程。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对象是转化为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因此,计算机通信又可以称之为计算机数据通信。计算机能够通信的信息多种多样,包括文本文件,电子表格,数据库文件,图形、图像文件以及语音、音乐等声音文件。但当需要
使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通信时,必须将其转化成二进制的形式。用电缆将计算机或终端设备的串行口或并行口联接起来,进行的数据传输属于近距离的简单的计算机通信。而远程的复杂的计算机通信则是需要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环境下进行的, 将多台计算机和通信联接设备按一定的规则、规范进行组合,借助于如分组数据交换网、电话线路、卫星信道等不同的通信介质来进行数据传输。一个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通信设备(DE) 、传输信道及通信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2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2.1 FB技术
2.1.1 FB技术概况
FB技术即现场总线技术,通常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系统。它是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1)具有一致性和公开性的系统标准;
(2)能够降低实现自动化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系统专为环境进行设计,能够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等,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4)能够实现现场运行数据的远程传送,将信息及时的传送给控制室,与上层管理网络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
(5)能够完成差错控制功能,并具有采集、控制算法和报文处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信息集成能力。
2.1.2 配电网对配电设备的要求
(1)远程测量,主要是指能够对各个回路控制单元的电量参数进行查看;
(2)远程调节,主要是指能够对各子站进行远距离的配电设备的保护设定值和特性曲线进行上传和下载;
(3)远程控制,主要是指能够对各子站进行远程断路器储能,合、分闸等指令的操作;
(4)信息查询,主要是指对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如故障记录、运行日报表、电网管理、成本分析、电网质量以及符合分析等信息进行查询。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