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与实践之探究
&ldqu;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rdqu;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是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ldqu;有爱心、守纪律、能吃苦、懂技能、善创新&rdqu;的技能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是三门立项课程‐‐《化妆品生产与检验》《电子综合设计与工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原理与维修》之一。它建设阶段开发过程具体如下:确定培养目标→通信行业社会调查→工作岗位调查→工作过程调查→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体系。
一、调研通信技术人才的现状
课题小组经过对电子通信行业进行社会调研,了解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企业规模、产品介绍、工作岗位设置等。我们调研了广州地铁、国联通信、广东广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本文由论文联盟.Ll.收集整理意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术、技能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较低。但他们还是需要大量通信专业的技术人才。
此外,对我校通信专业400多毕业生进行回访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不足。具体表现有五个方面:(1)对半导体器件、电阻、电感、电容的识别差、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低;对贴片元件知道甚少;(2)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不熟练,焊接技术不好;(3)基本电路的形式、作用、及简单估算等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4)不具备企业职工所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5)不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上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改实践
中职学校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本行业生产第一线的电子与通信产品的装配和售后维修服务的技术。所以专业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上。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为主线。实现移动通信一体化教学。笔者认为:一是教学设备要保证教学的需要;二是制定以技能为主线,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以专业岗位的需要和相关技能一体化的教学专业课;三是主讲负责制:一体化教学应由同一位教师承担,课程讲授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场地、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过程。
对于比较精细、贵重的电子通信设备,不能让学生拆开观察,就要借助于幻灯机及投影仪,用幻灯片或投影片展示整个设备的装配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清楚,可将各种零件涂上不同的颜色,有些局部结构的尺寸太小,不易看清,可以将图像放大,使所有学生都看清楚。将实物变得更为醒目。
(二)充分展示生产现场的教学活动。
采用电影电视录像展示生产现场,在某些方面还比现场教学优越。因为:(1)可以有秩序地进行教学,保持课堂的良好气氛。(2)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把许多生产过程的不同情况向学生逐一展示,进行分析比较。(3)展示生产现场可以和讲课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详细讲解时可以暂停在某一图像上,重点部分可以反复放映,加深印象。(4)有些生产车间噪声很大,或有粉尘、有害气体等,不适宜进行现场参观。采用电影或录像就没有这些弊端。
(三)运用录像技术,帮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在中职学校,学生无论从提高提高文化素养还是操作技能方面,都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实操动手能力。学生一开始多数都达不到要求,而且还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将学生的实操各个动作摄成录像,然后由本人及其他学生共同分析,比单纯的教师指导有效得多。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