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国内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基于&ldqu;实践、理论、再实践&rdqu;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从探索并感知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理解网络理论、到能够实际应用网络技术。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践教学;网络课程
工科高校本科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工程师,但是工科院校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环境还不具备,造成我们培养的相当一部分工科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就业能力、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也无从谈起。不少学生在就业时的感觉就是&ldqu;我好像什么也不会&rdqu;。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当下陈旧的教学方法确实无法满足培养&ldqu;优秀工程师&rdqu;的要求。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更新快,知识点和技术点较多,学生反映概念太抽象、不好理解,被动接受知识和实际应用不能很好的联系到一起。
2.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灌输,授课过细,教师劳动强度大,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师基本素质、创新意识的养成。
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期末卷面考试来决定,就是所谓&ldqu;一卷评价&rdqu;,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取得好成绩。
二、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宽、各种协议实体交互复杂,特别是实践环节要求高,在网络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应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需要有验证性与综合性的实验支撑。针对以上重点与难点,我们采取的解决办法可归纳如下:
1.引入&ldqu;实践、理论、再实践&rdqu;的教育方法,突出应用性,让学生在&ldqu;做中学&rdqu;。安排课前实践项目作业,利用网络仿真软件,先让学生实践,有了感性认识,再利用课堂教学进一步讨论分析、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这样的教育方法的引入,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难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开放性实践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开放性实践体系建设与内容设计,使学生们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在实践中学应用技术。在实验设计上,我们推出了包括验证类、设计类、操作配置类和综合类等类型的实验,内容丰富,循序渐进。
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前实践方案设计
课堂教学主要涵盖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链路层、局域网技术、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7个知识模块。在学习每个知识模块前,先要给学生布置课前实验项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使用网络仿真软件自己摸索完成,让学生对知识模块预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概论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概论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这门课的仿真工具软件,并结合具体应用网络让学生能从感性上体会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体系结构的实体形态、网络的典型应用、IP地址的作用。
课前实验项目要求:有小公司计划建设企业内部网络,有大约20台电脑, 公司希望为员工提供: 、FTP、DHP、DNS服务,无线接入,网络打印服务,设计该网络。并在网络模拟软件中画出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对服务器、客户机协议的配置,客户机可以使用网络提供的各项服务。
课前实验目标:希望学生对小型局域网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典型应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物理层
在物理层这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市场调研,了解典型的网络传输介质,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物理接口的标准、性能指标。具体任务是: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