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的实际应用,论述了基于sa的实验教学管理原型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实施过程。通过对高校实验教学流程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sa关键技术和工作流技术来实现一个基于sa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使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得到整合,达到提升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关键词:sa; sle; 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流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1-34;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22-0042-04
researh f sa-based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prttype syste
deng rng
(hngqing vatinal institute f engineering, hngqing 400037, hina)
abstrat: the develpent, design and ipleentatin press f sa-based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prttype syste are intrdued fr the pratial appliatin f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in high shls. it ainly analyzes the rkfl, and disusses the prttype syste f sa-based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thrugh sa key tehnlgy. the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syste an be integrated, and the anageent level an be iprved.keyrds: sa; sle; labratry eduatin anageent; rkfl tehnlgy
收稿日期:2010-06-03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煤矿安全网络监控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09-2-129)
目前在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管理中,很多学校都构建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或实验室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从功能上主要服务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常见的功能包括实验课程管理、计算机机房管理、实验设备管理、门禁管理和实验室人员管理等。这些系统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然而,随着校园网络化建设的实施,高等院校对整个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焦点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将现有若干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各业务系统之间能够交互数据,进而具备协同工作能力。在这种管理要求下,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而是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为核心,同时整合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一个整合系统[1-4]。
1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模型概述
sa通过低廉的代价把原有的业务系统功能封装成服务,每个服务提供与实现技术无关的通用服务接口,于是上层应用就能够通过调用和协调不同的服务接口访问服务,并根据应用需求组织服务访问和协作的逻辑关系。这种计算模式很适合于解决校园网环境下不同信息系统整合和协作问题。sa架构的提出为低成本实施分布式环境下异构软件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协同提供了一种可实施的技术途径。
基于sa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模型(sa-based labrtary eduatin anageent del,sle)如图1所示。sle是一个层次化的模型,可以分为网络承载层、服务层、工作流层和应用层等,此外,系统管理和安全的功能则贯穿与这些层次[5-7]。
图1 基于sa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型
sle模型是一种支持分布式环境下若干业务系统集成、整合与协同工作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通用模型。当该模型被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应用所面向的具体高校,探讨其具体参与的业务部门、系统和应用流程。
2 业务分析
2.1 业务部门与业务系统
根据调研数据,该校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由实验教学中心为主要负责部门,在各项实验教学管理中涉及的相关部门有教务处、设备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系部等。每个部门分别有各自的业务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分别针对各自业务部门开发,并且开发的时间和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存在着明显的异构特点。如果不采用sa技术,要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交互和整合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部分用例图,如图2所示。该图展现了目前该校在实验教学及其相关业务领域中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以及参与人员的情况。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