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 要: 网络是当今功能最为强大的传媒工具,因为网络,世界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其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和完善的搜索工具,从而给大众提供了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优良条件。中国必须在网络上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主流舆论观,尤其是专门负责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站,要注重做好宣传工作。
关键词: 网络媒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重要性 特点
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ldqu;三个代表&rdqu;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实践,我们不能随意割裂理论体系,只看到毛泽东思想或只看到邓小平理论,仅仅认识其中的一小点而忽视别的理论范畴,否则会导致我们无法认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问题。网络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网络媒介的产生
网络是我们当今巨大的传媒工具,因为网络,世界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其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和完善的搜索工具,从而给大众提供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的优良条件,大众能够随意使用电子邮件、万维网浏览,查看网络新闻,进行网络聊天,在网络论坛留言,等等。作为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介,它显然具备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良功能,作为面向大众的网络媒介,它能同时进行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
马克思指出:&ldqu;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成为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rdqu;①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作为其发展本身,一方面受到本身的思想渊源影响,另一方面又被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反复验证。当今,我们见到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本身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所进行的现代普遍运用,网络媒介环境下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方法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在新环境下新的视域。
二、网络媒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能扩大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希望在网络空间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中国必须在网络上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主流舆论观。尤其是那些专门负责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站,要注重做好宣传工作,不能无视网络的多元性和自主性,以被动态度来迎接各方面的冲击,把网络媒介本身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结合起来,强调正面宣传,主动出击,宏扬主旋律,在追求艺术、提高网站内容质量上多下功夫,努力增加覆盖面、加强信息量,把自己建设为宣传先进文化、塑造社会正气、宏扬美好心灵的主阵地,成为宏扬主旋律的优秀阵地。一旦发现那些污蔑和损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就要坚决给予回击,提高网络媒介的战斗力和宣传力。面对大众的个性,网络媒介尤其要注重做好大众化的面向,这样才能使本身的网络媒介竞争力变强。
在进行网络传播的时候,舆论建设者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把握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本身很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放置到日常生活,使之更接近大众生活。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以解放全人类来作为自身的情怀的,它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性,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达到了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始终要擅长将深遂的理论大众化,避免佶屈聱牙的空谈理论,仅仅只玩弄一些语言文字,进行理论的乏味说教,否则会脱离大众,将传播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使得大众找不到针对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敬而远之。马克思主义的建设者们要充分注意到自身战线人文关怀的功能,不能高高在上,将普通大众的个体活力意义给予展示,注重思想高度尽量吻合大众的日常生活,过多地将理论套理论的法则试用于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中国的现代化。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