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
数字传媒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始的。中国第21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07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达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已达2.2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由2006年底的10.5%增至16%,超过了创新扩散普及率临界点(10%),预示着互联网普及率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志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
论文联盟.Ll. 数字传媒时代正在悄然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影响着媒体的业界生态,考验着媒体的网络化生存。
数字传媒时代的阅读趋势
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数字传媒时代阅读的三大特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类信息传播数字化;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使人们的阅读内容呈现多元化;网络出版、电子出版、&ldqu;博客&rdqu;、&ldqu;播客&rdqu;、&ldqu;印客&rdqu;等新的出版模式催生了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ldqu;阅读&rdqu;方式趋向多元。人们除了通过传统意义上的&ldqu;阅读&rdqu;获取信息之外,还可以从D、DVD、VD、D‐R、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及各类阅读器琳琅满目的图像、音频、视频传播中通过&ldqu;读&rdqu;、&ldqu;听&rdqu;、&ldqu;看&rdqu;、&ldqu;浏览&rdqu;、&ldqu;互动交流&rdqu;等来获取。媒体形式除了纸质媒体外,各种新的媒体形式将进一步扩大。据在线出版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47%的互联网用户花时间阅读内容,通信仅占互联网用户的33%。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市场的分割,使得作为传统阅读对象的书报刊等纸质媒体的阅读率在下降,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我们必须主动参与,积极应对。
阅读内容趋向休闲。读者的阅读需要有多种,如消遣、实用、求知、审美、研究、创造等,有人把它分为学习性阅读和休闲性阅读两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的阅读已从以前的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的学习性阅读向以生活、娱乐需要为主的休闲性阅读转变。&ldqu;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rdqu;表明,以&ldqu;满足兴趣爱好&rdqu;和&ldqu;消遣娱乐&rdqu;为阅读目的的人群增长迅速,排在阅读目的的第一、二位;以升学、求职、备考为目的的阅读开始回落。读者最喜爱和2005年已购图书市场份额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文学类图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和综合性图书。在期刊市场,文化娱乐、文学艺术、时尚消费、家居生活是阅读率最高的前四类杂志。
浏览式的&ldqu;浅阅读&rdqu;增加。面对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人们的阅读呈现出&ldqu;浅阅读&rdqu;的特征。阅读载体与媒介的多元化,为人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多媒体文本集合图像、声音、文字等一切传播符号,同时多方面作用于人的听觉与视觉,形象生动而富有美感,向读者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海量信息的搜索与快餐文化互为因果,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ldqu;浅阅读&rdqu;的特征。即时的在线浏览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就是典型的浅阅读。
&ldqu;浅阅读&rdqu;存在于网络阅读之中,如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订制式阅读、联通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传统阅读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人们从以读报刊为主,变成以深读和浏览相结合;图书以故事、寓言、图画的通俗行文代替枯燥式说理,都证明了人们浏览式的浅阅读特征。
阅读过程变被动为主动。网络阅读变人们在以往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传统纸质出版物是线性文体,通过章节、栏目设置,页码、版序标注等方式规定了阅读顺序,读者一般是逐页、逐段、逐栏、逐版阅读。而运用超文本技术的电子网络出版物,则以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以链接方式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进行相关的链接。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采集、把关、发表的垄断权,通过博客、电子杂志、网络出版等,人人都是内容提供者。新技术使读者不仅可以阅读,而且可以参与网络出版物内容的形成。阅读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具有了互动的可能性。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