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网络生活
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参与生活……作为网络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重要推动力量,高校学子们正越来越多地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舒适和便利。当网络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网络素养状况、网络文化生态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放眼天下、关注社会,将网络新技术运用到成长成才过程中,增强信息辨识能力,提高自律能力,在网络时代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积极承担起引领网络文化方向的使命和责任,需要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为师生提供更多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引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选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代表性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参与等网络应用行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274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个别随机访谈、组织座谈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勾勒出当前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整体状况,并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质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
(一)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
调查显示,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76.8%。其中,上网时间在1小时~2小时与2小时~4小时的大学生,比例都在30%左右。有6.5%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其中上网时间8小时以上者占2.1%。
(二)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为主,手机上网也较为普遍
受访的大学生中,94.5%的学生表示日常主要使用电脑上网,60.2%的学生表示有时也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促进了大学生更加便捷、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
(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站类型
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站类型是:搜索引擎、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门户网,所占比例分别为80.7%、64.5%、60.9%、55.6%。在众多网站中,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10个网站分别是:新浪、百度、人人网、谷歌、优酷网、土豆网、中国知网、天涯网、淘宝网和赶集网。
(四)大学生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
在关于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学习、网上聊天交友、实用咨询搜集、新闻获取、在线阅读(购物),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2.1%、10.5%、8.6%、4.5%。可见,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
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特征
(一)网络学习
对于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本次调查主要从学习方式、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1 网络学习方式以搜集信息资料为主
数据显示,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及搜索、获取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37.0%、33.9%。选择利用网络与教师、学生互动交流的比例仅为11.6%。可见,大学生偏重利用网络获取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料,而容易忽略通过网络进行师生间互动交流。
2 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调查发现,56.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影响较大或非常大,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仅3.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没有影响。
3 网络学习存在问题
在海量信息中&ldqu;迷航&rdqu;。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iddt;托夫勒曾预言:&ldqu;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rdqu;但网络中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使得人们在进行网络信息搜寻时,很容易陷入无从选择或迷失自我的境况,并因此花费大量的时间。此次调查中,有42.4%的大学生表示&ldqu;网络上有效的学习资料太少,甄别起来很花费时间&rdqu;。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