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Delphi与++Builder同为Inprise公司产品,共享集成开发界面(IDE),而且 使用同一套VL框架(这一点最关键),它们带的调试器、PVS/TeaSure团队开发支持 、数据库引擎及企业版中集成的其它高级功能等都是相同的,所以本文将其与++Build er归入"同一阵线"。我在网上见到一些Delphi程序员认为++Builder与V比较接近, 这是个误解。事实上,Delphi和++Builder除了使用的语言不同,其余几乎都相同。为 了避免话题转移到++语言与bjetPasal语言(即Delphi所用的语言)的比较,下文主 要对比分析Visual++与++Builder。
首先,从它们的应用程序框架(AppliatinFrae,有时也称为对象框架)进行比 较。Visual++采用的框架是F。F不仅仅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一个类库。(同样,Del phi和++Builder使用的VL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控件库。)你如果选择了F,也就选 择了一种程序结构,一种编程风格。F早在inds3.x的时代就出现了,那时的Visu al++还是16位的。经过这些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F已经十分成熟。但由于原型出现 得比较早,F相比于VL落后了一个时代。尽管微软对F的更新没有停止,我也经常读 到持"只要inds不过时,F就不会过时"之类观点的文章,但就象Inprise(原Brl and)的L框架的淡出一样,F的淡出也是早晚的事。如果F青春永驻,微软的开发人 员也不会"私自"开发出基于ATL的TL呀。当然,TL的地位不能和F比,它并不是微 软官方支持的框架,封装的功能也相当有限。但至少也反衬出了F存在的不足。
我以为,最能体现一个应用程序框架的先进性的是它的委托模型,即对inds消 息的封装机制。(对indsAPI的封装就不用说了吧。大同小异,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如果高兴,你也可以自己写一个类库来封装。但对inds消息驱动机制的封装就不是那 么容易的了。)最自然的封装方式是采用虚成员函数。如果要响应某个消息就重载相应的 虚函数。但出乎我的意料,F采用的是"古老"的宏定义方法。用宏定义方法的好处是 省去了虚函数VTable的系统开销。(由于inds的消息种类很多,开销不算太小。)不过 带来的缺点就是映射不太直观。好在较新版本V带的lassizard可以自动生成消息映射 代码,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和VL的委托模型相比,F的映射方法就显得太落 后了。而++Builder对++语言进行了扩展,以便引入组件、事件处理、属性等新特性。 由于功夫做在编译器级,生成的源代码就显得十分简洁。但是由于扩展的非标准特性, 使用VL的++Builder的源代码无法被其它编译器编译。而F的功夫做在源代码级,虽 然消息映射代码较为复杂且不直观,但兼容性非常好。只要你有F库的源代码(随V企 业版的光盘提供),你的F程序理论上用任何符合ANSI标准的编译器均可编译通过。+ +Builder3以上版本可以原封不动直接编译Visual++程序,很多人认为这是++Build er的兼容性好,实际上很大程度应归功于F的兼容性好。微软辛辛苦苦用标准方法写 F,却为对手制造了方便。不知他们作何感想?而因为++Builder对语言作了扩展,V 不能编译++Builder的程序。看来在这方面V要输给++Builder了。而且VL所支持的组 件、属性等都是F所缺乏的特性。虽然V也能支持组件,但要通过Appizard先生成一 个"包裹"类(rapper),不如VL来得简洁。有很多人使用++Builder就是冲着控件板 上那一大堆组件来的,V虽然能使用的组件也很多(也许不比++Builder少),但由于不 方便而对RAD程序员没有吸引力。
++Builder的VL比Visual++的F先进的另一个特性是异常处理。但令人啼笑 皆非的是,它的异常处理代码有bug,有时会无端抛出异常。不知道在最新的版本中有没 有改正了。而V的框架F也不是一无是处。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和完善,F功能非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Visual C++与Delphi/C++Builder之比较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由于Delphi与++Builder同为Inprise公司产品,共享集成开发界面(IDE),而且 使用同一套VL框架(这一点最关键),它们带的调试器、PVS/TeaSure团队开发支持 、数据库引擎及企业版中集成的其它高级功能等都是相同的,所以本文将其与++Build er归入"同一阵线"。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