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l)对逆向物流给出的定义是:由于修理和信誉问题,对售出及发送以顾客手中的产品和资源的回流运动实施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亦有定义为: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而随着全球的环境问题继续恶化、可用资源不断收缩,各国环保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各国相继立法,加大法律约束力,使逆向物流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大,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问题日益凸显,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对于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国外逆向物流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左右,各国就已开始进行逆向物流相关方面的探索和研究。fleishann等人在1997年将逆向物流研究领域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其中物流网络的构建是整个逆向物流的基础,具体建模时一般将各种随机情况进行确定性的近似,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论文联盟http://问题建模成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或者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了一个较优的逆向物流系统。kkkinaki(2002)提出了逆向物流实施的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是退货集合中心、专业化处理中心和综合方案提供商模式。
vidiu listes等人(2005)以一个含有回流物品的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类目设计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逆向物流的供应‐‐回流网络模型,并求解出该模型的最优解。saan等人(2009)研究了基于模拟退货方法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先对各种回收渠道进行分类,再结合整数线性规划,由此得到一个多类型回收平台方案,以供企业参考。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已都有强制立法,要求生产商或供应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要求其回收处理所生产的产品或包装物品等。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能够减少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为企业赢得信用和改善企业品牌形象。所以,企业也比较重视逆向物流的管理。通用汽车、ib、3、西尔斯、施乐、柯达、佳能、强生、雅诗兰黛等是世界上较早在产品退货管理方面开发商机的企业,他们通过引进信息化系统,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以降低由商品退货及回收所引起的损失。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在我国,虽然还尚未对逆向物流方面进行有关的权威数据统计,但生产企业以及流通企业早已开始了在逆向物流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逆向物流标准化的探讨与展开从整体上来看,还只是处于开始阶段。丁跃进和李晓琦(2006)提出了逆向物流园区建设的设想,并分析了在我国进行逆向物流园区建设的可能性以及建设逆向物流园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谢家平等在(2008)关于逆向回收产品的不同状态的办公室,剖析其状态转移过程,以arkv链的原理,构建了一个不同状态下的转移议程,在给定的初始状态下,预测某一时期期末所处不同状态的回收产品数量。邢光军等人(2009)研究了逆向物流系统的利润协调机制,通过对无协调机制情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利润和有协调机制情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利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协调机制下的逆向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邓波等人(2009)阐述了供应链上实施逆向物流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基于供应链和逆向物流管理存在的诸多难点,重点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对策。郝书池等人(2010)分析了发展逆向物流的意义,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在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逆向物流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一个概念图来阐明。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逆向物流并未引起我国企业的广泛重视,大多数企业的逆向物流意识淡薄,而且由于第三方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本身并不成熟,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开展过逆向物流服务的较少。我国理论界主要是对逆向物流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对逆向物流的支持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