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投资市场中投资公司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投资市场的 发展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投资公司高努力完成投资工作的激励契约。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委托-代理原理 激励契约
引言
随着我国在全球 经济 一体化格局下的逐步深入,投资市场日益火爆起来,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手中的闲钱作为资本投资项目,这样,作为投资人主要的咨询对象投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投资人经常把资金交给投资公司去投资,源于投资公司的道德风险就成了投资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实质是在合同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行为关系。从投资人与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看,二者的关系很明显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投资人作为委托人不能够直接地、有效地控制作为代理人的投资公司的行为,因而投资人只能够通过外部的激励机制间接地影响投资公司的行为。
投资市场道德风险是指投资人与投资公司签订合约后可能会采取隐蔽行为,在代理人(投资公司)与委托人(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人难以准确地判断投资公司是否高努力工作,投资公司就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采取“搭便车”的行为,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在投资市场中,投资公司承接项目后,一部分投资公司为获得丰厚的收益会高努力工作,这样就减少了项目失败的概率;而另一部分投资公司会不再高努力工作,反正损失会由投资人来承担,并且自己还会得到最基本的佣金,我们就将这种行为称为道德风险。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一般限于定性分析,具体的数量模型分析较少。本文讨论的就是建立在这种道德风险下的博弈问题分析,以及均衡状态下双方的最优博弈策略,最后建立投资人的激励优化模型,使投资人的期望效用达到最大,并确定其最优决策。
一、投资人与投资经理的博弈模型及均衡分析
1.投资人与投资经理的博弈模型
假定投资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于是投资人的期望利润为0。另设投资人的效用函数为;设投资经理的效用函数为。图为该博弈问题的博弈树。
由图可见此博弈为三阶段动态博弈,第一个节点表示投资经理,分支表示其选择(高努力与低努力)。第二个节点表示投资项目 自然 的选择,即项目是否投资成功。第三个节点表示投资人,分支表示投资项目失败后投资人是否对其进行审核。其中终端括号表示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的最终效用与投资人的最终效用。
有关双方博弈顺序如下:
(1)合约双方(投资人与投资经理)签订项目合约,合约规定了:投资经理的基本佣金A(无论投资经理是否能投资成功,都会得到的报酬)、奖金B、罚金F。
(2)投资经理选择自己的风险状态,即可选择高努力,又可选择低努力,投资经理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投资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其选择高努力与低努力的概率为1-t和t。并且在高努力情况下其花费的成本为 ,低努力情况下其花费的成本为eL,易见eH>eL。
(3)投资经理高努力情形下项目投资失败的概率为α,低努力情形下项目投资失败的概率为β,明显β<α。若项目失败,投资人会损失S,且投资人只会给投资公司(投资经理)最基本的佣金A作为投资公司的报酬;若项目成功,投资人会盈利T,且投资人会给投资公司A‘作为投资公司的报酬,其中A‘=A+B,B为投资人给投资公司成功投资项目的奖金。
(4)若项目投资失败,投资人会以概率q对投资经理是否高努力进行审核(假定审核一定可以发现投资经理的努力状态),且审核的费用为D。若审核的结果为投资经理低努力,则投资人要对投资经理处以罚金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