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东方国家,主要是指包括 中国 (及所属 台湾 ,香港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它们在本世纪先后步上 现代 化之路,并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经济 奇迹,从整体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为人类进步繁荣做出了贡献。毋庸置疑,在未来的21世纪,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 发展 状况主要取决于东西方国家的互动合作,因此这些国家的境况对全球经济的直接 影响 力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这些国家与全球经济日渐紧密的联系,国际 社会 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状况和经济角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在社会体制和经济模式方面进行新的转型和转变,以提高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最近在亚洲发生的 金融 风暴,不仅暴露了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种种 问题 和缺陷,更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思考,对这些国家近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进行反思。
一、
“政经联盟”的必要性和潜在隐患这里所说的“政经联(APliti-enialitin),是指这些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约而同所选择和创造的一种国家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就是 政治 举措和职能的经济化,政治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政府全力以赴投入经济建设,并在各个方面淡化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在这个过程中,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为中心几乎成了所有国家政治的唯一支撑点,能够获得大多数民众的长期支持。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 时代 到来之际,亚洲各国普遍感受到了自身经济上的贫弱,现代经济意识日益觉醒,从而有充分理由把发展经济作为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核心 内容 。
然而,这些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呢?换句话说,这些国家是否在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做好准备,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现代经济运作的呢?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科学 技术与生产力水平暂且不论,就从国家形态和意识形态氛围来说,东西方国家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方国家原本都是以农业 自然 经济形态为基础,实行君主制和家族制相结合的统治,意识形态以“官本位”为主,从根本上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机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这些国家创造了全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管理方略,这就是官本位与意识形态治国高度一致和一体化模式。这也许是在现代 教育 基础非常薄弱,大多数民众尚无现代民主意识情况下的必由之路。只有建立一支由社会精英组成的高知识的官吏队伍,并以此去管理、影响和教育民众,才有可能维持国家管理的有效性,并在国家权力作用下(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由国家政府统一规划和实施)实现现代化变革。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以意识形态变革为先导的现代化过程的
特点之一。最早觉醒的社会精英大多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先锋派和创新者,与旧体制旧政权相对抗;尔后逐渐务实,通过各种政治斗争途径改朝换代,成为新的国家权力者和官吏。
由此来说,把这些国家的现代化之路看成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观念与东方官本位体制的奇妙结合也未尝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观念的修正是不可避免的。在个人主义和个人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的条件下,国家权力意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从传统的君主及家族政治体制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变中,权力性质和观念的转变始终举足轻重,在权力的重心转向经济的同时,经济活动的政治属性也愈明显。这种政治与经济活动相互倚重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国家社会变革的独特内容。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能很快转变为以 工业 化为中心的自由经济,反而很可能自然转变为政治专制体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亚洲,日本是最早受西方文明启迪并接受现代经济发展观念的国家,它从明治维新开始就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并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实现了工业化的高度增长,成为本世纪初的世界强国。创造这种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奇迹的奥秘之一就是国家权力对发展经济的全力投入,集中全国全民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