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外包起始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产业外包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本文就中美之间的产业外包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产业外包 项目外包 呼叫中心
一、产业外包的成因研究
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牛奶和面包,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一场惨烈的竞争。全球战略联盟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使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不再是各个企业的角力,而是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的竞争。竞争优势的缔造要求企业学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讲求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尽管有人认为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有时成为企业的第二选择),产业外包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并伴随着发达国家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进入发展中国家,90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加快了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90年代,美国运通(aerian express)、通用电气(ge )和 英国航空公司(ba)都开始把他们的后台办公室运作转移到印度,以削减成本。渐渐地,其他跨国公司纷纷效仿,选择在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成本较低的国家成立自己的子公司,或者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签订分包合同。这并不是说产业外包仅限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产业外包的问题,不过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关于这一方面,笔者会另撰文探讨。
二、中美之间产业外包发生的主要领域
一般认为外包业务的一半是产生在制造业上,中国现在已经定位于最重要的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而与之相反的是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外包业务的另外一半,这另外一半的支出体现在公司更高技术支持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系统的管理、产品研究和设计、工程设计和模具、客户服务中心、内部商业运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收支和借贷)。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外包领域细分为以下市场。
1.制造业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制造业外包的第一选择,中国正成为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中心(也有人称为世界工厂)。对美国而言,中国是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的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和欧盟。就中国的出口而言,中国80%的出口品是制成品(查阅刘丽娟老师的课件),其中有很多商品是专门为美国市场而生产制造的。行业内贸易的发展更为中美之间产业外包设立了桥梁,使制造业外包的领域和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钢铁业而言,美国在90年代末将其作为夕阳工业转移到亚洲,以中国的宝钢为代表的钢铁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对美国的优势,形成了钢铁业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美国有20%的钢铁来源于中国。2002年,沃尔马公司向中国采购了120亿美金的商品。2004年10月1日,沃尔马宣布,他将要在印度设立一家子公司进行产品采购,工厂监督和证书发放。沃尔马将能直接从印度采购商品,只要印度公司能够及时已有竞争了的价格提供商品。除了印度能够提供的成本优势之外,沃尔马选择印度是为了分散风险以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斯维特哈特杯制品有限公司seetheart up ,的首席信息官约翰。莫克格利戈jhn gregr说,我们所关注的是价格,不管你是印度,中国还是俄罗斯,中国的成本比其他人便宜40%。最终斯维特哈特杯制品有限公司同中国的一个合作伙伴在深圳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反过来,中国的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外包服务商专业的外包服务,改善业务运作环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正如外包业务可以帮助西方公司降低成本,改善商业经营一样,同样的好处也可以落到中国公司和政府机构身上。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