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管理环境
在 计算 机 网络 管理系统下, 企业 组织趋于扁平化,成本日常管理发生了变化,每个员工都享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从而形成了员工的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降低成本的理想方式。
IT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会计 的实施,以满足及时性和充分性要求的信息为基础,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予以快速处理、 分析 ,进而实现实时调整。IT的 发展 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有助于建立 现代 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二、成本管理范围
首先,IT条件下,企业为保持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对产品从研制到开发、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 科学 管理。由于企业的 研究 开发(R≈D)成本会大幅提高,成本管理将从生产过程向前延伸到决策、设计过程。同时,生产过程后的售后回访、维修过程的成本管理则涉及产品的后勤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和维修成本等。其次,随着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成本管理的内涵也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最后,企业管理的中心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这就需要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未来成本、质量成本、软件成本和安全成本等。
三、成本计量度性
IT的 应用 使计量模式将会出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和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局面,现行成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都可以用来计量。随着市场的健全和完善,锋砷资产计量基础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从市场交易中直接获得,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于是,按不同的计量目的选择的各种计量基础会在其适用的条件范围内大显神通,出现“百花齐放”之局面。彻底改变传统会计中 历史 成本的主导地位。
四、核算 方法
在IT条件下,数据的收集、存贮、处理、报告和传递等等都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用多种会计方法已不再有任何困难。为加强管理与考核,手工方式下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和 工业 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均可运用。而且,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高效、迅速以及“随机寄存”(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会计中“只读寄存”和“非此即彼”的局限,使相同的数据可按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多元选择”,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各种加速折旧法,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品种法也可以采用分批法,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计算,比较差异。
五、成本会计报告
(一)披露 内容 。在财务报告中增加成本会计信息含量,以全面、客观、公正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状况和经营成果,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更好地维护企业所有者、管理当局、债权人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成本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结构如下:
1、成本 会计 信息披露的方式: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表外披露主要只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揭示;表内披露主要指编制通用格式成本会计状况表单独揭示成本会计信息。
2、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 方法 :文字叙述法、表格法和图形法等。
3、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类型: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价值信息与风险信息、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精确性信息与模糊性信息、 历史 性信息与前瞻性信息、总括信息和分部信息等。
4、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报纸、杂志和 网络 等。
5、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期限:定期披露一年或若干年等任何时点、任何时期和不定期披露(为增强时效性,可通过适时报告系统及时披露)。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